美国私人财富管理协会|关于家庭财富管理中资产配置的方案与实践
家庭资产配置是一项“实践大于理论”而且个性化极强的系统工程,是根据家庭成员的财务状况、收入水平、支出需求以及投资目标,对家庭资金进行有计划的分配和管理的过程。通过合理分配和投资家庭资产,有效地实现财务安全、资产增值和财富传承的目标。
大家比较熟悉的家庭资产配置的方法有两种:家庭理财4321法则和标普四象限法。
家庭理财4321法则
把家庭总收入分为四部分:40%用于投资创富财富增值,30%用于家庭生活开支,20%用于流动性管理,10%用于保险规划。
标普四象限法
将家庭资产划分为四个“象限”,每个“象限”的功能如下:
第一象限:“日常支出资金”,通常占家庭总资产的10%,用于满足短期消费或应对突发情况。第二象限:“应急保障资金”,占比20%,用于应对意外或重大疾病等突发大额支出。第三象限:“增值资金”,占比30%,用于追求高收益,需权衡风险与回报。第四象限:“稳健资金”,占比40%,用于保本保值,注重安全性和长期稳定性。
这两种方法都有其合理性,提供了一种简单直观的家庭资产管理框架,兼顾了收益、风险和流动性。标普四象限法更注重资产的长期稳定增长,其中40%的资金用于保本;而4321法则相对激进,40%的资金用于高风险、高收益的投资。
然而,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缺点是缺乏个性化。由于每个家庭的收入水平、财务目标、责任和需求各不相同,这种“一刀切”的资产分配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家庭的实际情况。
家庭财富配置策略
经过长期实践,沉淀了一套家庭财富配置策略,即:全生命周期财务规划的配置方法,具体可归纳为“三分四步法”。该方法不仅考虑了收益、风险和流动性的需求,还兼顾了客户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需求,旨在帮助客户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定制更具适应性的个性化策略。以下将重点介绍该方法的具体运用。
一、“三分法”根据人生三个重要阶段来制定相应的财务计划
不同年龄段的投资者在投资需求上存在显著差异。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,同一个投资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,其投资需求也会动态变化。“三分法”根据年龄将投资者划分为“Z世代”“中生代”和“银发代”,并针对这三个重要人生阶段制定相应的财务规划。具体内容如下:
“Z世代”(18-35岁)处于这一年龄段的投资者,收入增长潜力大,消费和信贷需求旺盛,但对财富管理的认知相对较浅。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构建健康的资产负债表,实现资产与负债的平衡。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“拿铁效应”,即每笔小额开支长期累积会形成一笔可观的金额。例如,一杯拿铁咖啡30元,每周消费5杯即150元,一年便是7800元,十年则超过78000元。投资者需要认识到“拿铁效应”,注重收支平衡,审视和调整消费习惯,通过节俭和投资改善财务状况。这一阶段的投资建议以基金定投为主,通过日积月累的方式积累“第一桶金”,为未来的养老储备打下基础。
“中生代”(35-60岁)进入这一年龄段的投资者,事业进入成熟期,工资收入显著增长,风险防范意识增强。此时已有一定的财富积累,需要尽快启动个人养老规划和长期投资账户的管理。在养老规划方面,首要任务是构建一个“与生命等长”的远期现金流,确保一生中有稳定的资金来源。建立一个养老储备的心理账户,有助于实现“专款专用”。同时,要重视长期投资账户的管理,它在家庭资产配置中起着关键作用,就像汽车的动力系统,决定了家庭资产增长的速度。建议在长期投资方面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帮助,做好大类资产配置。
“银发代”(60岁以上)进入退休阶段的投资者,手中拥有一笔养老资金,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确保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。建议投资一些稳健、低波动的理财产品,以实现退休后现金流的可持续性。通过合理规划,确保养老资产的稳健增值,保障生活质量。
二、“四步法”是实施上述规划的具体步骤
第一步:平衡收支
合理安排随时可能需要使用的资金,建议投资者计算家庭未来3-6个月的必要开支,并预留相应金额。由于这部分资金是确定要支出的,因此应优先考虑流动性和安全性,可选择投资于零钱通、货币基金或现金类理财产品。
第二步:预防风险
为应对意外情况,防止家庭突发大额开支,建议通过购买足额的保险(如意外险、重疾险、终身寿险等)来转移潜在风险,确保风险有保障,遇事不求人。建议保障金额至少覆盖“尚未偿清的贷款和债务”以及“可能出现的医疗及其他不确定性支出”。但也不宜投保过高保额,可参考简单的“双10原则”:保费不超过年收入的10%,保额不超过年收入的10倍。
第三步:规划养老
个人养老储备宜早不宜迟,建议按照“一查二测三增”的方法进行规划:
查看已储备的养老资产:盘点现有的养老资产。测算养老缺口:评估未来养老资金的缺口。增加固定收入的养老投资:例如购买商业养老年金保险,为自己增添一笔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,实现“一辈子有钱花,钱花一辈子”。
第四步:长钱投资
完成前三步后,个人财富将具备较强的防御性,剩余资金可以安心布局在有长期增值潜力的权益类资产上。由于这是一个长期且有起伏的过程,建议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财富的长期增值:
专业建议:长钱投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,对于不熟悉金融市场的投资者,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帮助是明智的选择。投资顾问可以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控制策略。大类资产配置:通过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类别的资产(如股票、债券、黄金等)来分散风险。不同资产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各异,合理的大类资产配置有助于平滑投资组合的波动,平衡收益与风险,确保投资决策与长期财务目标一致。长期投资和再平衡:长钱投资强调长期持有和时间的价值。投资者应专注于长期趋势和基本面分析,避免频繁交易,从而减少交易成本和短期波动的影响。大类资产配置后,随着市场变动,投资组合中的资产比例可能会偏离初始配置,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再平衡,可以确保投资组合保持在既定的风险水平上。
举例
A先生是一位企业主,风险承受能力较高(激进型)。在预留了日常开支、做好风险预防和养老规划后,他有600万元可用于长期投资。以下是针对他的资产配置建议:
权益类资产:可以考虑配置一些红利型基金,例如跟踪高股息、高分红的个股的基金。配置的逻辑在于,新“国九条”政策明确提出引导长期资金进入市场,而长期资金通常追求稳定、持续的投资回报。红利型基金所追踪的高股息、高分红个股,虽然成长性相对较弱,但价格波动较小,长期持有的分红收益较为可观。这类个股通常是大盘蓝筹股,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市场代表性,也是长期资金偏好的投资对象。科技类基金产品:可以考虑配置对标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基金。配置的逻辑是,AI科技革命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,纳斯达克100指数涵盖了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100家非金融类公司,其中不乏AI领域的领军企业。投资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可以让投资者分享这一科技革命带来的红利。此外,配置该基金也符合全球资产配置的理念,也可以根据投资者的偏好选择其他优质的科技类基金。债券类基金:配置债券类基金的逻辑在于,股票和债券的组合可以有效平滑资产的波动,为投资组合提供稳定性。黄金:配置黄金的逻辑是,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避险资产,可以有效对冲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风险,以及各国货币扩张政策导致的法定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。
至于各资产的具体配置比例,需要根据投资者的投资目标进行调整,也可以参考风险平价模型进行配置,并定期对投资组合进行再平衡,以确保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符合预期。
资产配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需要投资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,不断学习和实践,以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。
来源:公众号“私人财富管理师PWM”
